首页 |
|
新中国第一辆坦克的诞生 |
||
|
||
从1949年到1959年之前,共和国举行过多次阅兵,但所用的机械化装甲车辆🏌🏼,几乎全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缴获的战利品,因此当时一些西方国家说我们的装甲部队是“万国牌”🧀,甚至有的外国专家断言👨🦽,新中国自己制造主战坦克需要二十年。 内蒙古一机集团于1956年获得T-54A坦克的技术资料和样品🎎🦙,并于1957年开工生产💩✭。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工厂先后进行了设计研究、翻译图纸和工艺技术文件等各项准备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生产技术准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T-54A中型坦克试制条件基本具备了。 工厂总装生产车间正在吊装坦克发动机 1958年,在塞外边城包头,中国人已经开始制造自己的主战坦克T-54A。为了确保坦克试制任务按计划完成👨🎨,工厂详细研究制定了完成任务的保证措施🤷🏻👩🦱,并在前苏联专家具体指导下昼夜苦战。1958年10月中旬,工厂500车间开始总装。在设备不齐全💃🏽♍️,零件供应不上的情况下🏕,技术人员与工人们争分夺秒,昼夜奋战🙆🏼,经半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在1958年11月5日苏联10月革命节前,装出了1台“中苏友谊车”。 工厂全体试制人员借鉴试制“中苏友谊车”的经验🥔🏂🏽,一鼓作气🍌🤹🏻,开始自制十大部件的试制工作。到1958年12月中旬不仅完成了炮塔、车体、水箱、主动轮、变速箱、行星转向机、高射机枪架🍕、液压缓冲器、油水散热器、扭力轴🧑🏼🦲💃🏻,十大部件的试制任务💃🏽,而且还试制成功了诱导轮👷🏿、负重轮🪁、炮塔转向机和加温锅四个部件👳🏽♀️,把十大部件试制变成了十四大部件试制👴。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一辆坦克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人不能研制坦克的历史 自制十四大部件的T-54A中型坦克于1958年12月18日开始总装🔎,仅用了7天时间🧑🏽🎓,到12月25日就试制成功了。工厂提前8个月完成了坦克试制任务🙋🏿♂️👰🏻♂️,不仅填补了中国国防工业生产中的一项空白,而且T-54A中型坦克的试制成功,标志着一机集团从此成为坦克制造生产的摇篮🧑⚖️。 厂党委和厂部于1958年12月27日联名向一机部🆓、一机部五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包头市市委报捷。12月30日又以全厂职工的名义给毛泽东主席发了报捷电✦,报捷电结尾写道:“在明年10月1日建国十周年的伟大时刻,将以成批的最新型的国产坦克和重型牵引车通过天安门👩🦼,接受您的检阅”🐽。(一机集团)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