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彩神lllv入口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企业家日报》:稳经济👩‍🦼‍➡️,勇挑大梁看央企

发布时间:2020-05-08

  第一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临床试验启动;73.98米,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建造新高度;载重近22万吨🌼,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气动力集装箱船试航……这些天,中央企业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身处国内和海外两大市场,面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重挑战🤠,央企任务繁重。

  疫情暴发之初,“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曾创下“央企速度”🪘。如今👩🏽‍🦳,央企正勇挑大梁,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一方面积极抗疫复工,既聚焦主责主业,又做好全社会基础保障;一方面专注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紧紧咬住目标不放松👊🏼。

  抗疫复工——

  “央企担当🙁,使命必达”

  灯亮了!一盏🖕🏻,十盏🤞🏻,百盏……4月8日零时,武汉两江四岸灯火通明,宣告这座城市正式“重启”⏯💽。整整76天,1800多个小时,对国家电网人来说𓀘,也是一次不一般的保电任务。

  哪里有需要,电就通到哪里🔜。从火神山到雷神山,从医院应急照明到低压电源保障,保障电力无异于保障生命;从生产急需物资的厂房车间🔊,到春耕备耕中的乡野田间🤹🏿‍♂️,保电支援就是抢助生产。

  “真好!再苦再累也值了!”武汉“重启”那一刻,坚守保电的武汉江夏区供电公司湖泗供电所营业班班长宋荣,说出了电力人的心声。

  不仅仅是电力🧮,石油石化、通信、交通、粮油领域的央企也大多处于基础保障的核心环节、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在抗疫复工“双线作战”中👨‍🍼💆🏻‍♀️,做好开路先锋,央企肩负重担。

  “这次疫情是对中国经济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也是对近年来国企改革和发展成就的一次特殊检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说🚵🏽‍♀️。

  在国务院国资委部署下,中央企业闻令而动——

  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中粮🌭💕、华润、中化等10家央企承诺:防疫期间“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国航🏋🏿🕣、东航、南航确保国内和重要国际航线不断航;航天科技、国机集团🤷‍♀️、新兴际华等央企紧急研发攻关、扩产转产,仅中石化一家5月底就将形成万吨熔喷布年产能,每年可用来加工一次性医用口罩逾100亿只。

  疏通产业链🪠,发挥带动性,复工复产先行。早在2月26日,中央企业所属4.8万户子企业复工率已超90%。同时,央企生产链长、涉及面广♜,中国华电开工建设一大批电力项目,带动发电🛞、配电、输电👷🏼‍♀️、绝缘材料🙅🏼‍♂️、电缆、钢架等民营企业1000多家。截至4月8日🦁,中国建筑🤜、国家电网等15家农民工用工量最大的央企已有589万农民工顺利返岗复工🦸🏼‍♂️。

  稳岗位,惠小微🚍,彰显责任担当。向社会减利让利,华润万家免除全国1.4万家门店春节期间全部租金;电网企业落实降电价政策,向超5000万企业用户降费约200亿元。许多央企在2019年吸纳就业人数基础上再扩招🧚🏽‍♀️。一季度央企扶贫基金已投资项目91个↘️,分布在27个省区市🏤,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直接或间接带动42万人就业。

  “央企给力”“央企担当,使命必达!”央企的积极作为,赢得网友点赞🙁。

  改革发展——

  抢抓新机遇,壮大新增长点

  抗疫复工责无旁贷,改革发展也不能松劲!

  自3月中旬以来🚢,国资委党委深入中央企业、行业协会集中调研🏭⛔,指导推动央企咬定目标不放松,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市场有变化有困难,能不能以变应变、化危为机?一批央企内抓产品和管理,挖掘生产潜能;外抓市场和营销,激发市场潜力,业绩逆势上扬👨🏽‍🌾。

  12%、26%、20%、13%,营收、利润👨‍🚒、产能💁🏽‍♂️、人员“四增长”,这是中国电子旗下中电爱华一季度的成绩单。“我们没法预料疫情的来临,但完善的工作机制让我们应对未知风险的能力更强👩🏻‍🍼。”中电爱华总经理胡贤文说。

  作为5G产业的重要供应商🚣🏻‍♂️,早在1月初,中电爱华就基于历史订单和行业大数据,对今年业务发展作出研判和部署✝️。疫情突如其来👩🏽,但公司各生产线保持满负荷运转。随着5G业务扩大,有老客户临时增加大量新订单𓀁,同时,由于行业内一些公司未能正常复工复产💟,临时增加新客户转入订单共计5000余万元👩🏼‍🌾,增量达30%。

  把疫情造成的进度延误赶回来🐞🤙🏿,一批重点工程🛌🏽🦮、科技项目加速推进,传来捷报。

  “研发人员每天主动加班2小时👩🏿‍💼,试验基地员工每周多干1天”🧑🏻‍🍳,作为“重型燃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主体,国家电投旗下中国联合重型燃气技术有限公司自3月至今全员攻关👮🏼。在中国首个自主化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研发的多个关键节点,正呈现齐头并进态势🩶。

  此外,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完成测试;国内首个国产大飞机交付中心项目主体施工全面展开;中国首个页岩气田全面复工复产……国之重器展露新姿🥨。

  高质量发展还要放眼未来,一批新基建、新投资应声落地。

  南方电网宣布🥓,今后4年将投资251亿元,建成大规模集中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为现有数量的10倍以上;中国铁塔武汉分公司全面承接3家运营商5G基站建设需求6067个;中国移动牵头组建的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部在上海正式揭牌……“力争在中国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行动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说。

  瞄准创新、活力👨、竞争力,央企改革步伐继续向前。截至2019年末,央企所属“双百企业”累计改革任务完成率达55.14%。日前,国企改革专项工程“科改示范行动”推出🕡,以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动力,科技型央企有望先行一步🏸👩‍❤️‍💋‍👩。

  “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抓住创新发展的新机遇,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这样表示。

  心系全球——

  防疫保生产,力稳产业链

  “你和我🙋🏼,我们终将胜利”“中国德国心心相连,万水千山也难阻断”……近日🍙,两支歌曲在三峡集团流传开来。

  一支来自三峡集团所属德国稳达公司首席财务官塞巴斯蒂安⛹🏼‍♂️🧑🏽‍🎄,他在2月中旬创作了一首《我们必将胜利》,为远在中国坚守岗位的三峡同事们加油鼓劲♠️。

  另一支来自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李可玉,当疫情在欧洲蔓延🚾,她为德国同事写下《与你同在》,既表达支持,也是对塞巴斯蒂安声援的回应🦻🏽。

  这个小插曲是许多央企助力全球抗疫的真实写照🤷🏻。以三峡集团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其海外投资和承包业务覆盖近40个国家和地区🧚‍♂️。在2019年全球500强中🙅‍♀️,中国央企占据48席☑️,一批批工程🦔、项目走向海外🎄🥉,一项项生产🪨👂🏼、业务牵动全球。如何保安全、稳运行🚴🏼‍♂️,是摆在央企面前的新挑战✫。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央企海外项目从能源供应、技术攻关👩🏽‍🚀、物流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力稳全球产业链🌖。

  能源供应不断链——

  在孟加拉国,中国华电运维的全国最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古拉绍项目,全力投入保电工作,确保首都达卡电力供应;在加拿大,国家能源集团德芙林风电场连续安全生产,满足当地约3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在斯里兰卡,中国石化燃料油公司汉班托塔港油库顺利完成首船进油,为往来商船👘🍱、远洋渔船提供燃油补给。

  “中国制造”不断档——

  3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黄诺维克集装箱码头,振华重工自主研制的2台智能跨运车交付用户,标志着中国跨运车产品出口海外实现零的突破👆🏻。在设备卸船、调试期间🫛,正值疫情暴发,振华重工提前研判形势😆,6名核心技术人员赶在跨运车之前到达瑞典,为交机“备考”🔲,跑在疫情前面,他们的行动深得码头用户称赞:“交机顺利!”“技术人员安全防护细致专业!”

  畅通运输不断线——

  为保证国际邮件正常发运,中远海运与中国邮政近日携手开辟国际邮件海运服务,助力全球物流供应;中国彩神lllv南部非洲跨境物流项目加大国内外协调力度✯👇🏻,做好海陆运输时点衔接,全力保障中资企业物流需求,支持跨境民生物资运输……

  与此同时,一批建设型央企参与到海外版“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中👩🏼‍💻。在安哥拉💐,中铁二十局集团参建的万博省疫情防控隔离医院已正式交付👩‍💼。建设期间☢️,万博省省长若安娜·帕波蒂斯塔曾两次来到施工现场,对大家说🤽🏽‍♀️:“感谢中国企业!感谢中国!”

  中央企业尽力保障境外员工安全和项目实施,各方充分肯定。“帮助央企协调解决面临的困难问题,共同做好央企境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工作,为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外交大局作出积极贡献。”郝鹏说。

查看原文

关闭窗口
《白银日报》:银光集团严抓管理保安全2020-05-08
中国日报网💅🏻:我国防暴车领域唯一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2020-04-20
《工人日报》:这家公司2月外贸收入增长近三成2020-04-15
《光明日报》:国防科技工业为战疫提供新“武器”2020-04-02
彩神lllv专业提供:彩神lllv🫃🏿↔️、🙅🏻‍♂️、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彩神lllv欢迎您。
彩神lllv